九種奇怪的鯊魚之三:侏儒燈籠鯊、鋸鯊、鬚鯊
| 
   
中文維基百科上的數據說全世界的鯊魚有440種,英文維基百科認為超過500種。(sharks
  have diversified into over
  500 species.),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說法近450種,看來全世界的鯊魚種類是在450~500種之間。 
並非所有的鯊魚都像海洋紀錄片時常拍攝到的那樣,底棲型的快速巡遊掠食者,約有60%的鯊魚是以緩慢的步調,生活在海洋深處。 
挑出九種最為特殊的鯊魚,分三篇BLOG文章介紹如下: 
 | 
 
| 
   
a.  
  劍吻鯊(Goblin shark) 
b.  
  餅乾切片器鯊(Cookie cutter shark) 
c.  
  皺鰓鯊(Frilled shark) 
d.  
  格陵蘭鯊;小頭睡鯊(Greenland shark) 
e.  
  巨口鯊(Megamouth shark) 
f.   
  鯨鯊(Whale Shark)—最大的鯊魚 
g.  侏儒燈籠鯊(Dwarf
  lantern shark) —最小的鯊魚 
h.  鋸鯊(saw
  shark)—九種 
i.   
  鬚鯊(Wobbegong shark)—十二種 
 | 
 
一、侏儒燈籠鯊(Dwarf lantern shark) 
(A)
侏儒燈籠鯊平均身長15公分,最長的標本21公分;平均重
   量14公克,是世界上最小的鯊魚。比起最大鯨鯊的 
   身長12.65公尺;體重21.5公噸,實在有天壤之別!
圖01. 最大的鯊魚—鯨鯊(Whale shark);第二大的鯊魚—象鮫=姥鯊(Basking shark);最小的鯊魚—侏儒燈籠鯊(Dwarf lantern
shark)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ocean.si.edu/ocean-life/sharks-rays/what-biggest-shark-chart-shows-diversity-shark-sizes
(B) 侏儒燈籠鯊屬於深海鯊魚,在腹部以及尾鰭上具有發光器 
   (Photophores)。生活在250~450公尺的海域,具有一對大眼睛,這是微光區(twilight
zone, 200~1,000公尺)動物的特徵。
圖02.
侏儒燈籠鯊具有一對大眼睛,幫助牠在微光區(twilight zone, 200~1,000公尺)昏暗的海水中看清楚影像。
圖03.
侏儒燈籠鯊屬於深海鯊魚,在腹部以及尾鰭上具有發光器(Photophores)。發藍色螢光。
(C)侏儒燈籠鯊以磷蝦(Krill)為主食,另外也攝取動物性浮游生
   物、小魚蝦。
(D)侏儒燈籠鯊腹部的發光器能發射藍色螢光,產生發光消影作用
   (Countershading=Counter-illumination),與上方及周圍的海 
   水的顏色合為一體,達到很好的偽裝效果。
圖04.
侏儒燈籠鯊腹部及尾鰭黑色部分為發光器(Photophores),能發藍色螢光。
二、鋸鯊(saw shark)
(A)鋸鯊共有九種:長鼻鋸鯊(Longnose
sawshark)、短鼻鋸鯊(Shortnose sawshark)、六鰓鋸鯊(Sixgill
sawshark)、東澳洲鋸鯊(Eastern sawshark)、熱帶鋸鯊(Tropical sawshark)、日本鋸鯊(Jananese sawshark)、巴哈馬鋸鯊(Bahama sawshark)、非洲侏儒鋸鯊(Dwarf sawshark)、菲律賓鋸鯊(Philippine sawshark)。各種鋸鯊的棲所(Habitat)不相同。
註:橘色字體的種類,表示瀕危的種類(Endangered species)。
(B)鋸鯊的吻突出成一長板,兩側各有23顆尖銳的牙齒,形狀類似
鋸子,用以攻擊切割獵物,牙齒13顆在觸鬚之前,10顆在觸鬚 
之後。
(C)長板中央腹面發出兩條肉質觸鬚(barbels),肉質觸鬚與長板腹
  
面的羅倫茲壺腹(ampullae of Lorenzini),共同偵測埋在海底
  
沙中的獵物。
註:羅倫茲壺腹(ampullae of Lorenzini)是微弱電流的偵測器,獵物肌肉收縮產生的微弱電流,鯊魚就能透過羅倫茲壺腹偵測到。
圖05-1.
鋸鯊的吻向前突出成鋸子狀。
圖05-2. 鋸鯊的吻突出形成一長板,兩側有尖銳的牙齒,類似鋸子,用以攻擊獵物,板中央腹面發出兩條肉質觸鬚,用以探測獵物。
(D)1960年在加勒比海640至915公尺深的海底發現巴哈馬鋸鯊。
三、鬚鯊(Wobbegong shark)
(A) 共有十二種鬚鯊又名地毯鯊(Carpet
shark),生活於淺海海底,是海洋中的偽裝大師。
(B) 鬚鯊大多數時間,牠們都靜止的待在海底,往往附著於岩石
   
和海草之間或珊瑚之上。鬚鯊身上一塊塊如斑點似花朵的圖
   
案,使牠們看上去像一塊地毯,為牠們提供良好的偽裝。
(C)Wobbegong是澳洲原住民語=毛茸茸的鬍子(shaggy beard)。
因為有很多鬚鯊具有許多,纖長甚至分岔的觸鬚(barbells)。(參考圖09.)
(D)鬚鯊具有數排鋒利的牙齒:
a. 
葉鬚鯊上顎兩排,下顎三排。
b. 
細線鬚鯊四排:上下顎各兩排。
圖06. 細線鬚鯊的牙齒上下顎各兩排。
(E) 寬而扁平的頭部,頭部兩旁具有兩對的皮瓣(dermal flaps), 
    靠近尾部有兩個沒有棘刺(spines)的背鰭。
圖07. 鬚鯊具有寬而扁平的頭部,頭部兩旁有兩對的皮瓣
   (dermal flaps),靠近尾部有兩個沒有棘刺(spines)的背鰭。
圖09. 斑點鬚鯊(Spotted
Wobbegong shark= Orectolobus maculatus)。以纖長分岔的觸鬚,偽裝得跟周圍海底環境顏色相彷彿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video/clip-12988535-well-camouflaged-tasseled-wobbegong-shark-eucrossorhinus-dasypogon-lays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hutterstock.com/zh/video/clip-12988535-well-camouflaged-tasseled-wobbegong-shark-eucrossorhinus-dasypogon-lays
圖10. 葉鬚鯊(Tasseled
Wobbegong shark)與左後方的蝠鰩(Manta ray)。Tassled wobbegong shark and Manta Ray-Raja Ampat Indonesia
| 
   
The Tasselled Wobbegong Shark Lures in Prey for Ambush 
(葉鬚鯊引誘獵物做伏擊) 
2分2秒的精彩短片,鬚鯊在海底巡遊時動作緩慢,可是能快速的伏擊獵物(prey)。 
 | 
 
圖11. 葉鬚鯊(Eucrossorhinus dasypogon=Tasseled
Wobbegong shark)。長而分岔的觸鬚很像葉脈或許因此而得名,造化演化之巧妙,讓人嘆為觀止!
圖12. 哈氏鬚鯊(Orectolobus halei.)。
(G)西澳鬚鯊(Orectolobus hutchinsi)
體長可達1.49公尺,這是2006年發現的新物種。這種鬚鯊
體長可達1.49公尺,這是2006年發現的新物種。這種鬚鯊
  
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洋的西澳大利亞。

圖13. 西澳鬚鯊(Orectolobus hutchinsi),2006年新發現的物種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read01.com/yOM3Dog.html#.W-NCyfZuI2w

圖13. 西澳鬚鯊(Orectolobus hutchinsi),2006年新發現的物種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read01.com/yOM3Dog.html#.W-NCyfZuI2w
圖14.
斑點鬚鯊(Orectolobus maculatus),又稱斑紋鬚鯊,體長可達3.4公尺,是鬚鯊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,主要分布於東印度洋的澳洲南部。
圖片來源:http://fishesofaustralia.net.au/home/genus/1047
圖片來源:http://fishesofaustralia.net.au/home/genus/1047
| 
   
Spotted Wobbegong, Orectolobus maculatus at Bare Island,
  Sydney, Australia     (澳洲雪梨裸堡島的斑點鬚鯊) 
短片中之斑點鬚鯊與圖14.的相似。 
 | 
 
(H)花鬚鯊(Orectolobus floridus)—身體長度只有0.75公尺,
  
2008年發現的新物種,因為背上獨特的花紋類似一朵朵小花而 
| 
   
Underwater Sydney - Wobbegong Shark   (雪梨海水下的花鬚鯊)  
2分35秒秒的短片,很認真地拍攝花鬚鯊(Orectolobus floridus)悠遊雪梨淺海的景象。 
 | 
 
(I)       
細線鬚鯊(Orectolobus leptolineatus)—身體長度可達1.2公尺,2010年新發現的物種,鬚鯊中最近發現的一種。
圖16. 細線鬚鯊是2010年發現的新種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Orectolobus_leptolineatus_alor.jpg
圖17.左上圖葉鬚鯊(Tasseled Wobbegong shark)。
左下圖裝飾鬚鯊=飾斑鬚鯊(Orectolobus ornatus),體長可達2.9公尺,
是鬚鯊目體型第二大的物種。
右上圖細線鬚鯊(Orectolobus leptolineatus)
右下圖北澳鬚鯊(Northern wobbegong),體長僅有0.63公尺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reeffishesapp.wordpress.com/
| 
  12種的鬚鯊本篇BLOG,稍微提到了其中的八種。若對12種鬚鯊有興趣的網友請看: 壹讀 海洋中的偽裝大師-鬚鯊 https://read01.com/zh-tw/yOM3Dog.html#.W-U8t_ZuI2x  | 
 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