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18日 星期日

從《侏儸紀公園》到《侏儸紀世界》都犯的同樣錯誤 12-19-2016

從《侏儸紀公園》到《侏儸紀世界》都犯的同樣錯誤
    喜愛恐龍科幻電影的網友,對以下四部經典影片,大概都是如數家珍般的熟悉:
1. 《侏羅紀公園》,1993年由環球影業公司發行的科幻電影,由史蒂芬·史匹柏(Steven Spielberg)執導,改編自麥可·克萊頓1990年發表的同名小說。
2. 1997年拍攝續集《失落的世界
3. 2001年改由喬·約翰斯頓(Joseph Johnston)執導,拍攝第三集《侏羅紀公園3》。
4. 事隔多年後,2015年由柯林·特雷沃羅(Colin Trevorrow)執導,拍成第四集《侏羅紀世界》。

01. 不管是1993年的《侏羅紀公園》,或2015年的《侏羅紀世界》,都是以暴龍化石的側影做電影的商標(LOGO)?從地質年代的觀點來看,侏儸紀(Jurassic period)就已經存在著暴龍,是很荒繆的一件事!
侏儸紀(Jurassic period)—是指21百萬~145百萬年前,由橫跨瑞士、法國、德國邊境的一座山—侏羅山(Jura mountain)而得名。

02. 瑞士國境地形圖。侏羅山(黑色部分),是一座位於阿爾卑斯山(深灰色部分)以北的山脈,橫跨法國、瑞士和德國三國,分隔萊茵河和羅訥河。瑞士國土面積41,285平方公里。

白堊紀(Cretaceous period)—是指145百萬年~66百萬年前,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岩而得名。

03. 地質年代(Geologic Time)之簡圖,此圖配合下方的文字以及圖畫,將一些演化上發生的重要事件清晰表達。

04. 本表格是2009年由美國地質學會(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)所出版。因為地質年代都是估測值,往往各家版本年代的估測值出入很大,像前一陣子頗為熱門的澳洲埃迪卡拉生物群(Ediacaran Biota)出現的時間,從6.08.0億年前都有人報導,因此,選擇了一個比較有公信力的資料。
    古生物學家普遍認為,暴龍是在白堊紀末期,才演化出現在地球上。也就是說,在侏儸紀時,根本就沒有暴龍這種生物存在!但是,電影為了迎合觀眾之所好,明顯的將暴龍演化出現的地質年代弄錯了!

05. Tyrannosaurus rex 暴龍;Cretaceous era 白堊紀;第二段話整句是說:「暴龍生活在白堊紀大約85百萬到65百萬年前。T-rex lived in the Cretaceous era about 85 million to 65 million years ago.」;整張PPt大概只有最後一句話提到:「暴龍可以跑到65公里每小時。T-rex could run up to 40 mph(65 kph).」值得商榷?

    1999年,英國廣播公司(BBC)斥資三十億、費時三年,才完成的六集電視紀錄片《與恐龍共舞》,其中第六集《王朝覆滅》,明確提到暴龍是白堊紀最後兩百萬年才出現。

    在網路上查相關的部落格也好,學術論文也罷,很容易找到「暴龍是在白堊紀末期出現。」這樣的論述觀點!可是如果要查暴龍是在侏儸紀出現。」這樣的說法可就難如豋天!
    雖然以上提及的四部電影,都屬於科幻影片(fiction movies),不必完全符合真實,但是,將暴龍演化出現的時間提前約一億年(白堊紀→侏儸紀),這樣的編劇手法,未免還是太嘩眾取寵,遠離事實了些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