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? 12-24-2016聖誕夜

    恐龍是如何演化成鳥類?
一、引言
    早在1870年英國學者赫胥黎(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)就提出了以下的假說(Hypothesis)
1. 恐龍可能是鳥類的祖先。
2. 長足美頜龍(Compsognathus longipes)很可能是屬於恐龍,並與鳥類有密切的關係。
    在經過一百多年之後,有些古生物學家們更進一步認為,其實鳥類就是恐龍的一個類群。他們相信鳥類是從一群獸足類恐龍(Theropoda)的手盜龍類(Maniraptora)所演化形成。
    手盜龍類是一群體型小、行動敏捷的恐龍,目前已發現了一百個以上的特徵與鳥類相同或相似。所以手盜龍類群,可說是跟鳥類的演化最相關的一類恐龍。(例如:所有恐龍中,僅僅手盜龍類具有半月型的腕骨,而半月型的腕骨正是鳥類的特徵。)
手盜龍類群分為兩大類:
1. 竊蛋龍類群(Ornithomimosauria):植食或雜食性恐龍,
   代表例:嗜角龍竊蛋龍、似龜鎌刀龍。
2. 近鳥類群(Paraves) :向鳥類演化的恐龍,主要包括三種:
(1)    (=)齒龍科(Troodontidae)
(2)    (=)龍科(Dromaeosauridae)
     代表例:蒙古伶盜龍(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)
     傷齒龍科和馳龍科又合稱恐爪龍類(Deinonychosauria)
(3)    鳥翼類(Avialae)
代表例:印石板始祖鳥(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)



01. 蒙古伶盜龍(Velociraptor mongoliensis),伶盜龍又名迅猛龍,在電影《侏羅紀公園》系列中出現過的恐龍。就是《侏羅紀公園》在研究中心餐廳裡把那對姐弟嚇破膽的那兩隻恐龍。不過電影多喜歡誇大,網友們參考圖01左下方附的尺寸,就知道《侏羅紀公園》中把伶盜龍體型放大許多,大概智商也提高了不少

二、羽毛(Feathers)—連結恐龍與鳥類兩者之間的重要環節
    自從19968月在中國遼寧省的一位農民,捐獻了覆蓋著長0.8公分羽毛的手盜龍恐龍—中華龍鳥,為古生物學家們提供了爬行動物向鳥類演化的新證據。
    至今20年過去,有越來越多的有羽毛的恐龍(或鳥)化石在中國出土,使古生物學家們更深信,羽毛是連結恐龍及鳥類的一項重要環節但是也歸納出:
1. 有些手盜龍恐龍形成羽毛只是為保暖用。
2. 有些手盜龍恐龍形成羽毛的目的,才跟鳥類相同是為了滑行、飛翔。
三、       恐龍演化成鳥類的過程
    在網路上找到三張圖(02-1 & 02-2、圖3、圖4),筆者試著看圖說故事,描述一下專家們是認為恐龍如何演化成鳥類。同時翻譯圖中的專有名詞,將有些關鍵點加以說明:


02-1. 鳥類的演化(Evolution in Birds) PART I
Archosauria祖龍類演化成Crocodiles鱷魚…
Dinosauria恐龍類演化成Branchiosaurus腕龍…
Theropoda獸足龍類演化成Coelophysis虛形龍、Troodon傷齒龍…
Avialae鳥翼類演化成Archaepteryx始祖鳥、Confuciusomis孔子鳥…。
1:傷齒龍(Troodon)有發達的腦部,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恐龍之中 
     智商最高的,智商可達到一般鳥類的水準。
2:始祖鳥(Archaepteryx)同時具有爬行動物以及鳥類的特徵。
(1)    始祖鳥口中上下頷具有尖齒、尾巴很長,尾巴內具有~20塊單獨的尾椎(不像鳥類尾部的尾椎,癒合形成一塊尾綜骨),這些是爬行動物的特徵;
(2)    始祖鳥全身被覆著羽毛、後肢3趾向前,拇趾向後(→方便抓握樹枝)的特徵像鳥類。
31861年第一件始祖鳥化石在德國發現以後,始祖鳥一度成為恐 
     龍與鳥類之間的過渡性動物,甚至推測為鳥類的祖先。然而,
     後來又陸續發現了比始祖鳥年代更古老的鳥綱動物化石,像是  
     近鳥龍屬、曉廷龍屬(Xiaotingia2011年由徐星等人命名)和曙
     光鳥屬(Aurornis 2013年命名等,所以至今為止,到底誰
     才是鳥類的祖先,古生物學家仍持保留的態度。

02-2. 鳥類的演化(Evolution in Birds) PART II
Ornithothoraces鳥胸骨類演化成Enantiornithes反鳥亞綱、Patagopteryx巴塔哥尼鳥…
Ornithurae扇尾亞綱演化成Hesporornis 黃昏鳥、Ichthyornis魚鳥…;
Aves鳥類演化成Dinornis恐鳥、Sparrow麻雀…
02-1 & 02-2本來是一張圖,取材自《科學的美國人雜誌》《Scientific American
John R. Horner, Kevin Padian and Armand de Ricqlè
Scientific American 293, 56 - 63 (2005)
doi:10.1038/scientificamerican0705-56
《科學的美國人雜誌》是一本寫給美國高中以上人士看的科普雜誌,此雜誌的作風是採取邀稿制,邀請該領域學有專精的人士來撰稿,包括多位諾貝爾獎得主,都曾應邀為它們寫稿。雜誌文章所附的圖一向有很好的口碑!概念表達之清晰,多在一般圖表的水準之上!

03. 反鳥亞綱(Enantiornithes):反鳥亞綱的鳥類,在65百萬年前的白堊紀-第三紀大滅絕時,整個亞綱全部滅絕了。現今存活的~10,500種鳥類,均屬於通過大滅絕考驗的新鳥亞綱(Neornithes)的鳥類。圖右上方為反鳥亞綱中的伊比利亞鳥(Iberomesomis)的復原圖。


04. 從祖龍(Archosauria)演化成鳥類(Birds)的過程。圖左上方標示的鱷魚(Crocodilians)是鳥類血緣上的近親。
有關圖04.之專有名詞:
1.  恐龍(Dinosauria)是由祖龍類(Archosauria)演化而來。
恐龍的代表例-----三角龍(Triceratops)
2.  恐龍分為蜥臀類(Saurischia)和鳥臀類(Ornithischia)兩大類,而鳥類是由蜥臀類中之獸足類群演化形成。
   蜥臀類的代表例-----梁龍(Diplodocus)
3.  蜥臀類中的獸足類(Therapoda)演化形成鳥類。
   獸足類的代表例-----角鼻龍(Ceratosaurus)
4.  獸足類的其中一個分支虛形龍(Coerulosaria)演化成為鳥類。
   虛形龍的代表例-----美頷龍(Compsognathus)
5.  手盜龍(Maniraptora)是演化上最接近鳥翼類(Aves)的一類恐龍。
   手盜龍的代表例-----恐爪龍(Deinonychus)
   鳥翼類(Aves)的代表例-----始祖鳥(Archaeopteryx)
6.  鳥翼類(Aves)再演化成現今的鳥類(Birds)
1虛形龍類Coelurosauria)又名空尾龍類,是有許多演化獸足亞目恐龍,包括暴龍超科似鳥龍下目、以及手盜龍類(也包含鳥類),目前發現的有羽毛恐龍幾乎都是屬於虛形龍類。

四、 恐龍演化成鳥類的主要証據:
編號
      恐龍名稱
   似鳥類的特徵
01
蜥臀目獸足亞目之虛形龍
四肢具有中空的骨骼(hollow limbs)
02
異特龍
具有叉骨=許願骨(wishbone)
03
中華龍鳥
身體覆蓋著原始的羽毛
04
尾羽龍、竊蛋龍
尾椎變短,形成半月形腕骨
05
伶盜龍=迅猛龍(Velocirapter)
恥骨朝後
06
始祖鳥(Archaeopteryx)

具有類似現代鳥類的羽毛,可能用來飛翔或滑翔
07
聖賢孔子鳥(Confuciusomis)
喪失牙齒形成角質鳥喙,尾椎融合形成尾綜骨(Pygostyle)
五、 恐龍演化成鳥類相關動物的化石標本or復原圖:



05. 大英百科全書(Encyclopedia Britannica)上的虛形龍(Coelophysis)。虛形龍四肢具有中空的骨骼與鳥類相似。



06. 大英百科全書上的異特龍(Allosaurus)。異特龍為生存在侏儸紀晚期的肉食類恐龍。具有叉骨(=許願骨)與鳥類相似



07.中華龍鳥(Sinosauropteryx)化石以及復原圖。中華龍鳥屬於美頜龍科,頭頸背部覆蓋著約0.8公分長的簡單羽毛
    19968月,遼寧省的一位農民捐獻了一塊化石標本,是塊體型很小的化石,口內有粗壯銳利的牙齒,尾部特別長,共有50多節尾椎骨,後肢長而粗壯。但是,最引人注目之處是,從頭部到頸部一直延伸到尾部,都披覆著長度約0.8公分像羽毛一樣的皮膚衍生物。古生物學家們在反覆研究後,認為這是一種較始祖鳥更古老的原始鳥類化石,由於是在中國遼寧省發現的,命名為「中華龍鳥」。
    中華龍鳥的羽毛成片狀,具有羽軸。結構與現代鳥類的羽毛有所不同,可能代表了早期鳥類演化的初始階段。
    從中華龍鳥顯示的特徵看,它比德國的始祖鳥更加古老和原始
(1)中華龍鳥的骨骼特徵像恐龍,頭較大,口內具有牙齒,尾椎數目多,行動敏捷但還不具備飛翔的能力。
(2)而全身覆蓋著原始羽毛的這一重要特徵,又似乎應該將它歸入鳥類。為此,美國費城科學院於知道後立即組織了以耶魯大學的奧斯特羅姆(Ostrom)為首的歐美專家,奔赴中國觀察中華龍鳥的化石,最終Ostrom等人的結論是:中華龍鳥是小型獸足類恐龍,但是保存了有趣的毛狀結構
(1)認為中華龍鳥是一種較始祖鳥更古老的原始鳥類化石—這是中國科普博覽執筆者的意見顯然與(2)外國專家認定中華龍鳥是小型獸足類恐龍,但是保存了有趣的毛狀結構的說法差異頗大
(3)最終的結論是,19981月陳丕基,董枝明和甄朔南在《自然》期刊發表了對中華龍鳥的分類報告,確認中華龍鳥屬於虛骨龍類美頜龍科(Compsognathus)的恐龍


08. 聖賢孔子鳥(Confuciusomis)之化石標本。無牙齒形成角質鳥喙,全身覆蓋著羽毛,尾椎癒合成為尾綜骨(Pygostyle)


09. 聖賢孔子鳥之復原圖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