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小的恐龍
化石—地球的語言。 
 | 
 
    長久以來,長足美頷龍(Compsognathus longipes),被多數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是最小的恐龍。美頷龍發現過兩個保存良好的標本,相關資料列表於下:
發現年份 
 | 
  
發現地點 
 | 
  
體長;體重 
 | 
  
特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徵 
 | 
 
1859年 
 | 
  
德國的索倫霍芬石灰岩地層(Solnhofen Formation) 
 | 
  
 89公分; 
  0.83~3.5公斤 
 | 
  
(1)幼年個體, 
 | 
 
1971年 
 | 
  
法國尼斯(Nice)附近 
 | 
  
125公分; 
  0.83~3.5公斤  
 | 
  
(1)成年個體, 
(2)似火雞大小, 
(3)生存於1億5千萬年前, 
(4)體表沒有覆蓋著羽毛。 
 | 
 

圖01. 長足美頷龍(Compsognathus longipes)曾經發現過兩件標本。
(1)1859年,在德國的索倫霍芬石灰岩(Solnhofen Formation)地層,發現89公分長的幼年標本(右圖);
(2)1971年,在法國尼斯(Nice)附近發現125公分長的成體標本(左圖)。在1971年於法國發現的較大標本,曾以為是另一個種,而被命名為C. corallestris。
圖片來源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psognathus#/media/File:Compsognathus.jpg
圖片來源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Compsognathus#/media/File:Compsognathus.jpg
圖02. 幼年的長足美頷龍化石標本,胃中可見一小型蜥蜴骸骨。
    對於體重估計只有數百~數千公克的嬌小型恐龍,要判斷他們之間誰是最小;會比判斷蜥腳類群的巨大恐龍之間,誰是最大的恐龍來的困難!因為當你以為牠是最小的恐龍時,其實牠可能只是體型較大恐龍的幼年個體。
    反之,對於動則體重幾十公噸的巨獸,誰該隸屬於成體的恐龍?誰是隸屬於恐龍的幼雛?大概很難會發生誤判。
圖03. 始祖鳥追捕幼年美頷龍之想像圖。此圖因為畫得生動傳神,在多篇文章上曾被人引用,可是兩種動物之大小,大有問題焉!始祖鳥身長~50公分,幼年美頷龍身長~90公分,此圖的大小比例顛倒了!
始祖鳥以及幼年美頷龍的化石,都是在德國的索倫霍芬石灰岩(Solnhofen Formation)地層中被發現。
    小型恐龍的標本,一向都較難被發現或發掘尋得,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牠們的骨骼體型小,又極其脆弱,岩層很難將它們保存得完好。一直到採集的技術,越來越進步以及精緻化之後,才從1990年以降,在中國東北,陸續發現許多種覆蓋著羽毛的恐龍。牠們有些較長足美頷龍有著更小的體型,和較輕的體重。
    發現的重要例子如下:
中國東北發現覆蓋羽毛恐龍的順序為:1.孔子鳥類、2.中華龍鳥、3.粗壯原始祖鳥、4.尾羽龍、5.北票龍、6.千禧中國鳥龍,7.顧氏小盜龍…8.耀龍…。
發現年代 
 | 
  
名    稱 
 | 
  
體長(公分) 
 | 
  
體重(公克) 
 | 
  
特          
  徵 
 | 
 
1995 
 | 
  
孔子鳥類(Confuciusornis) 
 | 
  
   50 
 | 
  
1,500 
 | 
  
喪失牙齒形成角質鳥喙,尾椎融合形成尾綜骨(Pygostyle) 
 | 
 
1996 
 | 
  
中華龍鳥(Sinosauropteryx  prima) 
 | 
  
100 
 | 
  
  550 
 | 
  
身體覆蓋著原始的羽毛 
 | 
 
1997 
 | 
  
粗壯原始祖鳥 
 | 
  
四肢骨骼長而粗壯 
 | 
 ||
1997 
 | 
  
鄒氏尾羽龍(Caudipteryx
  zoui) 
 | 
  
9,310 
 | 
  
尾巴及手部具有原始的羽毛,長度為15~20公分 
 | 
 |
1999 
 | 
  
北票龍(Beipiaosaurus) 
 | 
  
220 
 | 
  
 85,000 
 | 
  
介於中華龍鳥與鳥翼類的中間物種 
 | 
 
1999 
 | 
  
中國千禧鳥龍(Sinornithosaurus millenii) 
 | 
  
100 
 | 
  
2,500 
 | 
  
第一個被確認能夠分泌毒液的恐龍 
 | 
 
2003 
 | 
  
顧氏小盜龍(Microraptor gui) 
 | 
  
42~83 
 | 
  
  1,000 
 | 
  
顧氏小盜龍的四肢與尾巴擁有長的正羽。因此推測小盜龍可以用四翼在樹林之間滑翔。 
 | 
 
2008 
 | 
  
胡氏耀龍(Epidexipteryx) 
 | 
  
25公分,如加上尾羽長45公分。 
 | 
  
    165 
 | 
  
意為「炫燿的羽毛」,體形似鴿子。 
 | 
 
圖04. 覆蓋著長羽毛的小盜龍類—胡氏耀龍化石標本(The feathered
maniraptoran Epidexipteryx hui.)。
2008年,發表於英國頂尖的科學期刊《自然》《Nature》期刊,介紹胡氏耀龍之研究報告名稱:
Zhang, F.; Zhou, Z.; Xu, X.; Wang, X.;
Sullivan, C. (October 2008). "A bizarre Jurassic
maniraptoran from China with elongate ribbon-like feathers" (PDF). Nature. 455: 1105–1108. doi:10.1038/nature07447
圖05. 胡氏耀龍(Epidexipteryx hui)由化石標本而想像畫成之複原圖。身體長度25公分,如加上尾羽長度為45公分;體重估計為165公克。45公分的身體長度,165公克的體重,應可當選為當今已經出土的最小恐龍。
    胡氏耀龍體長25公分,如加上尾羽長度為45公分;體重估計是165公克。45公分的嬌小身體長度,165公克的輕盈體重,比起89~125公分體長,0.83~3.5公斤體重的長足美頷龍,更應該有資格當選為當今已經出土的最小恐龍。
圖06. 胡氏耀龍(Epidexipteryx hui)與180公分智人大小之比較。
    有興趣的網友們,請參考維基百科(Wikipedia)《恐龍的體型》《Dinosaur size》之中英文網頁的資料:
(1) 《恐龍的體型》中文網頁
以下為身長小於或等於80cm的獸腳類恐龍(不包含鳥類):
(2)
《Dinosaur size》英文網頁
Shortest non-avialan theropods[edit]
Size
comparison of the smallest non-avialan theropods
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